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我国专家在南极考察发现28个“情绪基因”

  • 女性健康
  • 2025-04-13 20:37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介绍南极冰穹A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密码:情绪基因的发现之旅

在南极“不可接近之极”——冰穹A极端严酷的环境下,一场生命的之旅正在进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徐成丽课题组和蒋澄宇课题组组成的科研团队,深入研究了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在这一极端环境下的生理心理变化。他们发现了28个与情绪状态机制紧密相关的“情绪基因”。这一发现不仅为揭示人类表型变化与内在机制之间的联系开辟了新的路径,也为我国未来南极考察队员的医学保障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这一重大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期刊《分子精神病学杂志》在线发表,并被誉为自1962年以来国际南极医学研究领域中影响因子最高的非综述研究性论文。

冰穹A,位于南极内陆深处的“冰盖之巅”,最高海拔达到惊人的4093米,最低温度更是零下90摄氏度。其极端高寒缺氧的气候环境被人们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正是在这片荒芜之地,我国的昆仑站为医学专家研究人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在2007年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科研团队通过先进的便携式医学仪器,采集了考察队员的静脉血样,进行了全面的生理检测,并评估了他们的情绪状态变化。经过长达7年的深入分析,科研人员绘制了基因表达变化的热图,并进一步获得了全基因组表达谱。

研究发现,科考队员的情绪紊乱与男性激素睾酮水平存在紧密的联系。科研人员通过全基因组表达差异基因与变化的生理心理表型之间的分析,发现了一系列与表型变化密切相关的基因。在深入研究后,科研人员鉴定了与情绪状态紊乱密切相关的70个差异基因,其中的28个被认定为与情绪状态紊乱机制相关的新基因。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强调,我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已有三十载,对极地医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人类在极端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更关乎科考队员的身体健康。它标志着我国南极医学研究已经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一重大突破为我国未来的极地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