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让人着迷,今天迷奇闻网的小编带大家回溯时光,一段关于二分天下之策的历史话题。
在公元210年,占据南郡的英雄们提出了“软禁”、“夺取益州”两大策略,其中只有夺取益州得到了孙权的认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分天下之计”。
我们知道,“二分天下”意味着东联孙权,地跨荆、益二州。等待天下局势有所变化,再命一上将率领荆州兵力攻取宛、洛,而刘备则亲自率军出秦川直取长安。这是最早的二分天下之策。那么后来的实施者呢?我们一一来解读。
周瑜的“二分天下”策略则有所不同。他主张在赤壁新败之际,趁曹操尚未组织大规模进攻之时,举兵西进夺取益州,北联西凉,与曹操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其实早在建安五年(200年),鲁肃就提出了二分天下之策。当时孙权刚刚接掌大权,江东士族趁机作乱,宗室大将通敌,黄祖被杀,形势内忧外患。然而曹操专心北伐,不思扩张,给了孙权足够的时间来稳定江东局势。孙权用了八年时间剿灭黄祖、稳定江东局势,为后来的二分天下打下了基础。甘宁则根据对刘表等人的深入了解,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可能性。他认为应该趁势先取黄祖,再向西进攻刘表,占据长江上游,最终建立帝王基业。
然而从时间节点上看,鲁肃和甘宁提出的时机虽好,但执行起来却面临诸多困难。周瑜在执行时更是面临时间紧迫的问题。刘备从入川到取得益州用了三年时间,还是在刘璋邀请入川的前提下完成的。换成周瑜一开始就要攻打西川,单凭永安这地界就得耗费大量时间。更何况曹操为报赤壁之仇,212年就筹备南下事宜,周瑜实现抱负的时间有限。即使取得益州,也面临着西川人心不稳的问题,东线大本营实力不足以对抗曹操。因此周瑜面临的形势可谓难上加难。而刘备也担心孙权取西川会威胁到自己的地盘因此他在孙权咨询时巧妙地掩饰了自己的真实意图。综合来看,“二分天下之策”在提出时虽有天时人和但执行起来却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才能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孙刘联盟成为了主流也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对抗曹操等待天下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