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国家着重强调了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地位,确保粮、棉、油、糖、肉、奶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这不仅关乎国家的战略安全,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指向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强国必先强农,农业强盛是国家繁荣的基石。我们要立足于国情农情,彰显中国特色,构建一幅农业强国的新画卷。
在这幅画卷中,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大国农业。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创新中心的资深产品研发经理王彩云,在全国两会上带来的建议,为我们奶业振兴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奶业不仅是关乎消费者健康营养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农牧民产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的突破与研发创新。科技企业应当修炼内功、补齐短板、谋求共赢,将创新作为“补短板”的突破口,以技术突破和研发为总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富民,奶业需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多个维度全面助力产业上游解决发展难题,为农牧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强化畜牧业的教育和培训,让大中专院校对畜牧业专业进行精细化划分,培养更多的专业奶牛养殖人才。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其中,试点推广定向培养模式,为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作为深耕奶业一线的研发人员,王彩云深知产业链的价值所在。她期望将“产学研用”做深做实,让产业链的生产价值真正转化为收益,深深落入农牧民的口袋中。这不仅是一种期望,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农牧民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共同迈向农业强国的美好未来。(记者 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