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正值炎炎夏日,气温持续走高,暑气逼人,极易引发中暑。专家提示,夏至之后,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即将来临,我们需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
随着夏至的来临,天气愈发闷热潮湿,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失去平衡,容易导致中暑。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的李艳玲主任为我们详细解释了中暑的原因和症状。在强烈的夏日阳光下长时间照射,人体可能会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从而引发中暑。过度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也会引发中暑。身体过度疲劳、体弱多病同样会增加中暑的风险。
中暑的症状变化多端,但总体上起病急、转变快,易伤津耗气。在夏天或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如出现轻度头痛、头晕、恶心、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即为中暑的先兆。随后可能发展为轻度中暑,症状包括面色发红、胸闷、皮肤灼热等,并伴随恶心、呕吐和大量出汗。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为重度中暑,此时患者常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并可能出现头痛、麻木、精神错乱等症状,体温常高达40℃以上。
面对高温环境易中暑的威胁,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暑降温。防暑降温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寻找阴凉处避暑之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含有盐分的饮料,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对于必须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来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个人防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
在这里提醒大家,转载自搜狐健康的文章《天气炎热对付暑热13招》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防暑降温的小妙招。让我们共同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应对酷暑挑战。当我们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让我们共同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