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杂志刊登了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通过药物调控肠道微生物群的代谢活性,可能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长期以来,粥状动脉硬化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摄入过多富含胆碱(choline)和肉碱(carnitine)的食物,如肉类、蛋黄、高脂肪乳制品等,会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三甲胺化合物(trimethylamine,TMA)。进一步地,人体内的酶会将TMA转化成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
动物实验证实,TMAO会加速动脉粥状硬化的病程。在人体中,TMAO的水平升高与心脏疾病风险的增加呈现正相关。科学家们曾尝试通过抑制宿主酶来阻止TMA转化为TMAO,但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并可能导致不健康的TMA堆积。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经过大量筛选,发现了一种名为3,3-二甲基-1-丁醇(3,3-dimethyl-1-butanol),简称DMB的物质。DMB能够通过减少与TMAO高浓度相关的肠道微生物比例,有效降低TMAO的实际浓度,从而抑制动脉斑块的形成,并且不会引起毒性反应。
这一发现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与传统的降胆固醇药物不同,DMB的作用目标不是宿主细胞,而是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分子途径来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Cell》杂志的第163卷第7期上,引起了全球科研领域的广泛关注。
这项研究为人们带来了希望,也许在不远的将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疾病的风险。这项成果也再次证明了人体微生物群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期待着这项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心脏疾病治疗领域的进步,为心脏病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注:由网友『洛以何年』本站,若您发现文中涉及侵权问题,请与站长联系处理。本站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未进行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