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一位赵国平民,曾在赵国宗室平原君赵胜的门下担任食客。他的才华长期被埋没,不被人们所知。当赵国首都邯郸被秦军围困的危机时刻,他毫不犹豫地自荐赴楚求援,展现出了他的胆识和勇气。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杰出领袖,以养士而闻名,他的门下有着数千位食客。毛遂作为其中的一员,虽然长期未受重用,但他的才华和潜力始终不曾黯淡。
公元前258年(或前257年),秦军大举进攻赵国,邯郸岌岌可危。平原君被任命为求援使者,前往楚国寻求援助。在这个关键时刻,毛遂主动请缨,随平原君一同前往。他的胆识和辩才终于得到了展现的机会。
在楚国,毛遂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成功说服了楚王结盟抗秦。他的才华得到了平原君的极高赞誉,被形容为“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从此,毛遂被尊为平原君的上客,他的名声也传遍了各国。
关于毛遂的晚年结局,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有些后世推测他可能因为军事失利的打击而选择了自尽。但无论如何,毛遂都已经因为那次自荐的典故而名垂青史。
毛遂作为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他的身份和故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胆识、辩才和勇气,使他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他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