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一人的时刻
独处,这一字眼,犹如一颗漂浮在茫茫人海中的孤舟,既充满了不安,又蕴含着悠然静稳的韵味。不安,源于无人陪伴的孤独与空虚;悠然静稳,则是因为摆脱了羁绊,拥有了自在自适的空间。无论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有多么丰富,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们必须面对独处。与其在孤独中感到凄冷悲惨,不如学会与自己相处。
对我来说,长兄常年在外地求学,父母忙碌时,我只能自己寻找乐趣。阅读、散步、思考,都是独处时的良方。
阅读,更是独自一人的绝佳伴侣。当四周充斥着人声、脚步、谈话声,甚至是旁人的一个轻瞥,都会让我无法完全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字句或许能够读懂,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却难以捉摸。只有当我独自一人时,才能与书中的情感、思想产生共鸣,随之欢喜、愤怒、哀愁,共同悠游在书的世界里。
散步,也是独处的时光。与他人闲聊固然愉快,但独自一人时,我能够看到更多的风景。或许没有幽默的笑话,但我能够听到清脆的鸟鸣;或许没有的流行资讯,但我能够看到花苞绽放的春信。放空思想,让渴望欣赏美景、静察人间的愿望驱使脚步前进。
思考,更是需要一个人的学问。万千思绪在脑海中集结、编织,需要宁静与专注。试想,罗丹的思考者雕像,如果置身于喧闹的市集,身旁围绕着三五好友,那雕像还会散发出沉稳、内敛的气质吗?
独处时难免会感到凄凉,但学会享受独处的艺术后,便能够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胸襟。我喜欢独自一人的时刻,因为它给了我与自己相处的时间,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感受生活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