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社会,许多父母都抱着“赢在起跑线上”的期望,早早地就为孩子规划好学习的道路,甚至不惜成本让孩子参加各种早教班。专家指出,早教的内容应当适应孩子的年龄,任何违背孩子天性的早教实质上都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虐待。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便是那份天真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有些父母为了追求所谓的“早教”,却忽略了孩子的天性。例如阳阳,一个原本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却在短短半个月内变得脾气暴躁,白天无精打采,夜里惊醒噩梦连连。经过医生的检查,阳阳的身体并没有任何疾病,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源头。阳阳的妈妈为了追求早教效果,每天让阳阳观看一个半小时的英语会话光盘,再做一个小时左右的智力开发游戏。这些对于生性好动的阳阳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让他倍感压抑。医生的诊断是,这就是过度早教导致的后果,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在无形中形成了心理虐待。
其实,父母实施早教的方式可以更加自然、生动和有趣。比如,在带着孩子游览公园时,可以随时随地地介绍各种植物、动物,让孩子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感受世界,增长知识。这种方式远比让孩子一味地背书和写字要有趣得多,也更加符合孩子的天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天性。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让孩子健康、快乐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