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及字义】
构,这个字具有多重含义。
在古汉语中,构作为动词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表示建造、构造,如古代建筑、木结构的房屋等。如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描述的就是阿房宫的建造过程。
二、表示构成、造成。如《荀子·劝学》中的“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意指邪恶和污秽的存在会引发人们的怨恨。
三、表示招致、引起。如《诗·小雅·四月》中的“我日构祸”,表达的是自身行为会引发灾祸的意思。还有构乱(叛乱)、构战(交战)等词组,都表达了引发战乱的含义。
四、表示诬陷、陷害。如《左传·桓公十六年》中的“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描述的就是一种陷害的行为。还有构害、构抉(搜寻捏造)、构死等词组,都与陷害有关。
五、表示挑拨离间。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的“彼实构吾二君”,表达的就是挑拨离间的行为。还有构结(勾结串通)、构扇(挑衅扇动)等词组,都与挑拨离间有关。此外还可以解释为连结、交合的含义,秦楚之构而不离体现了这一意义。
“构”在某些情况下还表示房屋等建筑物,也作形容词业绩讲,例如,“顾临兆民,永怀先构。”中的“先构”可以理解为前人的业绩。“佳构”一词用于形容文艺作品优秀。还有一些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少见或不再使用,如通“篝”( gōu)的篝火等含义。
"构"字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含义丰富、使用广泛的字。其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体现了古汉语的精妙和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