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作为一种独特的中药制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药酒的认识和使用,我们必须持谨慎态度。药酒并非人人适宜,特定人群在服用时需特别注意。
儿童、妇女在行经期和妊娠期、患有肝、肾功能疾病及高血压、痔疮、维生素缺乏症的患者,都应避免服用药酒。对于年轻体壮者,补益药酒不可滥用,特别是阳盛者,更不宜服用助阳药酒。
药与酒的关系密切,酒在中医药中常作为媒介、药引和配伍使用。酒本身具有温经祛寒、通血脉的功效,中药材入酒,可以借酒性通行全身,达到治疗的效果。
服用药酒并非简单的饮用,它需要审证求因、对症下药,组方配伍颇为讲究。在浸泡药物时,一般选用白酒或黄酒,其度数要适中。药物的处理也很重要,属皮、根、茎类的最好加工成片或小段,种仁、干果类则宜打碎或辟为颗粒,动物类药材多须保持全形。
值得注意的是,服用药酒时不可盲目,一般无证候不宜随意服用。有毒性的药物不宜入酒,因为毒性会借酒势加剧。服用补益类药酒忌葱、蒜等;服用有一定毒物浸泡的药酒,忌生冷、酸味食物;服用调理脾胃的药酒,则忌食油腻、腥臭、生冷食物。
服用西药期间一般不宜再服药酒;服用药酒后也不宜立即进行某些活动,如入室行房、顶风冒寒或针灸。长期服用药酒,需要注意身体代谢的调理,适当补充蛋白质。
养生是一条漫长的路,药酒的使用是其中的一部分。了解药酒的特性,正确使用药酒,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环。除了药酒,还有许多其他的中医养生方法值得我们了解和实践。比如,音乐治病、食物疗养等都是具有科学依据的养生方式。我们也要认识到,养生并不只是老年人的事情,越早走上养生之路,我们的身体将受益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