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发布了的十大死因报告。自民国71年以来,恶性肿瘤已经连续33年高居国人死因的首位。在103年的总死亡人数中,有4万6094人因肿瘤离世,这意味着每11分24秒就有一人死于癌症。触目惊心的癌症死亡时钟比102年加快了11秒。
根据联合晚报的报道,在103年的死亡时钟中,每3分13秒就有一人死亡。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为主,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统计处处长陈悯指出,103年的死者平均年龄为71.8岁,较93年增加了三岁。而最让人感到痛惜的是,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成为了平均死亡年龄最低的疾病之一,仅为58岁。
深入观察可以发现,事故伤害成为70岁以下人口平均生命年数损失最大的疾病,达到了惊人的25.5年。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心脏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也都在生命年数损失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自杀已经连续五年未进入十大死因排行榜,但在这一年中的死亡人数仍然不容忽视。尽管酒驾罚责加重,但事故伤害死亡人数仍创下五年来新高。
在性别观察方面,女性在糖尿病死亡率上高于男性。而在各年龄段的死因分析中,从1岁至24岁,事故伤害是主要死因;对于年轻人来说,自杀则成为了第二大杀手。而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癌症等慢性病则是主要的威胁。公布的癌症死亡率排行榜显示,肺癌的死亡率最高,肝癌次之。而女性乳癌是平均生命年数损失最大的癌症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摄护腺癌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是一种相对长寿的癌症。在这十大癌症中,肺癌和肝癌的死亡率持续居高不下,而食道癌的死亡率增幅最大。相比之下,子宫颈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癌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由此可见我们仍需关注慢性病的预防与医疗改革事业的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同时加强民众的身心健康教育与日常习惯养成也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之一 。上述内容文章仅供广大读者参考研判,具体请以专业医疗机构的结论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