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体内脂肪过量积聚的一种状态,尤其当这种过量超过同年龄小儿的正常范围时,我们称之为肥胖症。
小儿肥胖,几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婴儿期、学龄前期及青春期尤为常见。这些孩子们通常食欲旺盛,饭量惊人,偏爱甘肥食品,而对蔬菜兴趣寥寥。他们的日常活动较少,性格相对孤僻。现代医学认为,遗传、内分泌变化、神经精神因素、过度饮食和活动不足等都可能是引发肥胖的原因。而从中医角度来看,肥胖是由于暴饮暴食、劳逸不当等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痰湿在体内积聚所致。
临床表现上,这些孩子通常显得高大肥胖,骨骼发育较早。皮下脂肪厚实,分布均匀,尤其是面颊、肩部、胸乳部、腹部最为明显。大腿和上臂肌肉发达,肢端较细。血压一般正常,或略偏高。
针对小儿肥胖,我们可以采用按摩方法来帮助调理。方法一:孩子仰卧,家长通过特定的手法按摩中脘、天枢等穴位,同时提拿脐部肌肉,点揉气海穴,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方向摩动,并按摩足三里、丰隆等穴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如气短、乏力或大便秘结等,进行手法加减。
方法二:还是孩子仰卧,家长按摩关元穴、从心窝向下直推至耻骨,按揉四肢部肌肉,并弹拨足三里、丰隆等穴位。孩子俯卧时,家长沿脊柱两侧拍击,并横擦腰骶部。
生活调理方面,家长应了解营养知识,认识到小儿肥胖不等于健康。鼓励母乳喂养,至少3个月。对人工喂养的小儿,不要因哭闹即喂食。对食欲旺盛的小儿,可给予体积大、热量低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避免油腻、甜食和重盐食物。应鼓励小儿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戏、体操或慢跑等,逐渐增加运动量及时间,避免大运动量的活动以免增加食欲。
对于小儿肥胖问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干预和调理,帮助孩子们走向健康的生活轨道。也请家长们注意宝宝咳嗽时的饮食调整,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