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对宝宝的潜在威胁。那么,春季的天气对宝宝的伤害有哪些呢?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随着天气转暖,一些感冒引发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容易在春季流行。特别要警惕的是流行性脑炎,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这种细菌对多种环境条件敏感,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如发烧、头疼、乏力等,但病情恶化时,皮肤可能出现紫斑,幼儿可能因头疼而表现出拍打头部甚至惊厥等症状。
春天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频发季节。春天的百花盛开,人们外出春游时容易接触到过敏源,从而引发哮喘、过敏性鼻炎和变态反应性荨麻疹等疾病。
随着外出时间的增加和在外就餐的增多,孩子们接触到脏手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从而容易患上肠道疾病。
那么,如何对抗这些天气变化带来的威胁呢?这里给大家介绍六大招数。
要适时增减衣物。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时节不要急于给孩子减少衣物,当气温突然下降时,要迅速添衣。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清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让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和阳光充足。还要勤晒被褥和更换衣物,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第三,合理膳食。在日常膳食中,除了适量的鱼、肉、鸡和蛋外,还应多吃乳制品、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对于婴幼儿来说,必要时可以适量补充鱼肝油和钙片。
第四,保证充足睡眠。春天容易出现“春困”,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增强免疫力。
第五,加强室外活动。春日阳光温暖、万物复苏,多让孩子到室外活动,可以让他们得到日光的照射和吸入新鲜空气,增强造血和免疫功能。
计划免疫也是非常重要的。按照计划进行预防接种工作,是预防小儿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预防小儿传染病的最可靠途径。
春天在带来生机的也需要家长们格外关注宝宝的健康,通过合理的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