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临,气温如同翻书一样变化多端。从上周的炎炎夏日高达摄氏二十五度骤然降至周一的十五度。这种气温的起伏正是“桃花癫”即躁郁症的高发时期。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一心理疾病,因为春天气候多变,亲友们需要特别关注身边的躁郁症患者。
躁郁症,又称为双相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亚东医院的江惠绫医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这一病症。躁郁症分为躁期和郁期。有些患者只在躁期发作,表现为过度开心或烦躁不安;而另一些患者则会经历躁期和郁期的交替发作。
在躁期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展现出一些异常行为。江医师提到,有的患者会通宵不眠,或者短暂睡眠后立即起床忙碌,四处奔波。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没有计划的决定,比如冲动购物或随意答应他人的请求。甚至有人会在这一时期购买车辆、房产。这些行为都是让人担忧的表现。
而到了郁期,患者的状态则与躁期截然不同。江医师描述,郁期的患者常常卧床不起,失去出门的动力,食欲也减退。有些患者还会经历躁期和郁期的交替发作,使病情更加复杂。
压力是引发躁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江医师指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都可能触发病情。为了控制病情,患者必须接受药物治疗。单纯的减轻压力,如辞职,是不足以改善病情的。
曾经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因躁郁症发作而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在病情发作时,她会在半夜起床做一系列奇怪的事情,如煮食物喂流浪狗。她的情绪波动大,容易与人发生冲突。有一次,因帮助呼吸困难的路人而被误会要攻击她,最终因情绪激动推倒了路人。幸好她在家人的警觉下及时接受就医,并服用情绪稳定剂控制病情。现在,她已经稳定服药四年,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重返工作岗位。
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的变化多端可能会引发躁郁症的发作。我们应该关注身边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容易受到压力影响的人。如果发现异常行为,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药物治疗。让我们共同为他们的健康护航,让他们在春天的温暖中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