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天悄然而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人体机能和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在这个季节里,我们需要关注养生,因为春季养生就如同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石。虽然有许多广为人知的养生原则,如“春捂秋冻”,但很多人对春季养生的禁忌却知之甚少。一旦疏忽,未能为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全年的健康就难以得到保障。
要正确应对“上火”。春天是一个容易出现“上火”症状的季节,如口腔溃疡等。但很多人一上火就随意使用降,这是最大的禁忌。在中医看来,“上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必须针对“火种”来灭火。比如,牛黄解毒丸对降实火有效,但对因脾胃虚引起的上火作用不大。预防上火的最佳方法是多吃果蔬、多喝水、规律排便,还可以喝一些菊花茶、金银花茶。
要正确把握“春捂”。虽然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出现极端情况。年轻人可能过早脱下厚衣,而老人和小孩则容易捂过头。专家提醒,“春捂”有三大要点:一是别急着换季,等气温稳定了再换季;二是随时增减衣物,春天气候变化大,要随身携带衣物备用;三是别捂出汗,否则容易引起感冒、抵抗力下降。
春季还要避免陷入其他几个误区。比如,一犯“春困”就睡,反而越睡越疲惫;吃得太酸、太辣会损伤阳气;一套护肤品用到底容易出现过敏反应;门窗紧闭容易导致感冒和传染性疾病高发;宅在家里不出门不利于健康;心情低落、起伏大则会影响养肝。
在春季养生过程中,专家提醒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要遵循自然规律,适应春天的气候特点。春天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要注意保护阳气,避免过度消耗。要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顺应春天的特点。比如,早睡早起、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要注意饮食调养,多吃一些春季宜吃的食物,如韭菜、香菜等。要避免吃一些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春日的到来,象征着生机勃发,万物复苏。随着季节的转换,我们的身体也需要适应新的节奏。在春季,情绪的波动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长时间的郁郁寡欢可能导致肝气郁滞不畅,引发腹泻等问题。而过于愤怒或兴奋,对脑血管的伤害也不可忽视。保持平和的心境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建议,春天除了保持心情平和之外,还应该开朗豁达,让肝木坚实,肝气顺达。当情绪难以控制时,不妨尝试做几个深呼吸,暂时离开争吵现场,给心灵一个缓冲的空间。养花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美丽的花朵和绿意盎然的植物带给你愉悦的心情。
那么,春季如何养生呢?
要养阳。春夏季节,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此时养生应侧重于养阳,以顺应季节变化。你可以选择平补和清补的饮食,如温性食物进补。平补适合正常人和体弱的人,比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等。清补则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等。
要注意养阴。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此时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后空腹服用。还可以选择大米粥、赤豆粥等食物,避免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的食物。
还要养气。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易在春季发作,为了扶助阳气,饮食上应多食用葱、荽、豉、枣等食物,同时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核桃、蜂蜜等。
春天还要养脑、养脾、养胃、养肾。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此时可以多吃香蕉或橘子等水果来缓解。对于脾胃虚弱之症,应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多吃蔬菜以及山野菜等。在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刺激性食物,采用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上述的蜂蜜疗法。
春季还是养肾的好时机,对于肾功能损害初期的患者,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疗效较高。早春时节的气候仍很冷,要注意及时补充热量,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
春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的变化,注意调节情志,合理饮食,保持身体健康。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养护身体,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