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一种快速而猛烈的生命威胁,其背后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的悄然升高。当坏胆固醇升高,总胆固醇浓度也可能随之升高,这无疑加剧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中风。面对这样的健康挑战,我们的饮食调整至关重要。
许多人误以为胆固醇对人体有害无益,但实际上,胆固醇在人体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构建了细胞膜,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还是合成维生素D和荷尔蒙的重要原料。胆固醇并非全然有益,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过高,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我们的血液内不仅有“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还有“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若总胆固醇过高,并不直接意味着心血管疾病的到来,关键要看是好胆固醇多还是坏胆固醇多。因为好胆固醇能将血管壁上的坏胆固醇运送回肝脏进行代谢排除,从而保护血管。相反,坏胆固醇的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经过氧化过程,可能引发血管内壁发炎,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降低坏胆固醇,我们应该避免高油脂、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而适当增加蔬菜中的水溶性纤维素。研究发现,黏稠性(水溶性)纤维能够降低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比例。
食物如碗豆、秋葵和马铃薯含有水溶性膳食纤维,这些纤维能够与胆酸、胆盐结合,增加粪便中这些物质的排泄。水溶性纤维在肠道会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中的胆固醇。碗豆中的抗氧化营养素和植物性蛋白质也能促进体内胆固醇代谢,减少坏胆固醇的产生。
除了上述食物,还有四类营养素对降低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至关重要:
1. 膳食纤维:特别是水溶性纤维,如海藻、燕麦和蔬菜,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2. 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A、C、E,它们能减缓坏胆固醇的氧化并促进胆固醇代谢。
3. 植物固醇:补充足够的植物固醇能在肠道与所摄入的胆固醇竞争,减少人体对其的吸收。
4. 单元、多元不饱和脂肪:它们能降低总胆固醇与坏胆固醇的浓度,并提升好胆固醇的比例。饱和脂肪则恰恰相反,会增加总胆固醇浓度及坏胆固醇比例。
为了健康,让我们选择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平衡饮食,远离坏胆固醇的威胁。胆固醇过高,四类食物需警惕
孙语霙营养师提醒,若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比例过高,不仅要避免以下四类食物,还需以改善生活习惯。
第一类,高胆固醇食物。这类食物如内脏、动物皮、蛋黄等,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坏胆固醇升高,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尤其需要注意,过多摄入蛋黄会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含量。
第二类,精制糖食物。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糖化反应,使糖分黏附在血管或器官的蛋白质上,增加体内坏胆固醇的含量。这类食物包括甜食、含糖饮料以及大量淀粉等,长期食用可能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第三类,反式脂肪食物。反式脂肪会升高总胆固醇及坏胆固醇,并降低好胆固醇,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奶昔、人造奶油、油条等都属于反式脂肪食物,应当避免食用。
第四类,高热量食物。高热量食物会促进肠道胆固醇吸收,导致总胆固醇或坏胆固醇升高。超过理想体重的人更容易出现胆固醇过高的问题,若继续食用高热量食物,只会让情况更加严重。例如油炸食物、焗烤、甜食、糕饼等都需要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人体其实也需要胆固醇来维持健康,因为胆固醇是制造细胞膜和荷尔蒙的重要物质。我们需要控制摄入的量和种类,通过均衡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来保持健康的胆固醇水平。孙语霙营养师建议,除了避免上述四类食物,还应多摄取不饱和脂肪酸,养成规律的作息、多运动、适时调节压力等,以综合调整身体状况。
吸烟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中的有害物质会对血液造成不良影响,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引起脂肪堆积。对于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并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