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枣庄电讯(记者郑莉报道)——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摆在眼前:全国煤矿有265万接尘人员,每年有高达5.7万人患上尘肺病,其中因尘肺病死亡的数字更是触目惊心,达到了6000余人,这个数字是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两倍。这一切的严峻形势,在今天召开的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暨全国煤矿尘肺病防治现场会上被揭示。
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以及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的联合调研显示,粉尘浓度超标在多数煤矿井下是一个普遍且严重的问题。自1983年至2008年的数据显示,煤尘最高浓度竟超标49.5至855倍,范围在198至3420毫克/立方米之间,每年都有大量职工因此患上尘肺病。截至2007年底,全国煤矿企业累计尘肺病患者高达31.2万例(不包括乡镇煤矿)。
全总劳动保护部的负责人对此表达了深深的忧虑,指出煤炭行业的尘肺病和职业危害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企业对生产安全和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不够重视,甚至存在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和生命的违法行为。尤其是乡镇煤矿,它们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存在诸多空白,如未按照法规要求建立相关责任制和规章制度、资金投入不足、防护设施匮乏等。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则透露,一些企业在职业健康检查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职业病诊断中的漏诊现象尤为突出。调研结果显示,部分企业的职工受检率极低,有的煤炭集团的受检率甚至低至32.2%;有64.3%的煤炭集团未按规定对退休工人进行体检。企业职业病的平均漏诊率为3.72%,最高甚至达到惊人的20%。
地方在监管方面的力量薄弱、监管体系不健全以及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是导致尘肺病和职业危害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次会议的目的,正如全总有关负责人所言,是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枣矿集团在尘肺病防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发挥其在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样板作用,以期推动整个行业深入开展工作,切实保障广大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