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宫颈病变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难题。据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共同推荐的一项大样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宫颈病变的高发年龄在30岁至34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妇女尤其需要警惕。
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大多数妇女已经接受过妇科普查,然而在接受过高危险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查的人群仅占0.4%,而进行过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人仅占19%。专家指出,宫颈病变的进程是缓慢的,通过细胞学检查可以在早期发现宫颈病变的迹象,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阻断病情的发展。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病变的主要风险因素,也是宫颈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增的宫颈癌病例达到49万例,我国约占其中的13.5万例。从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到癌症通常需要8年至10年的时间,这意味着宫颈癌是可以在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的。
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医师李长东等研究人员对北京地区6339名育龄已婚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宫颈病变的占比为6%,其中高危险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率为9.9%。这一研究还发现,细胞学检查阳性的人群中,有41%感染了高危险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而细胞学阴性的人群中此病毒感染率为6.6%。这说明宫颈细胞学或病理学异常越严重,高危险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率也越高。
专家们强调,应该加强对宫颈病变的筛查和防治工作,特别是对于30岁至34岁的已婚妇女。对于宫颈病变伴有高危险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患者,应给予及时的干预和定期随访,通过动态了解病毒消长与宫颈细胞学的变化来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这项重要的研究已被发表在一期的《中华医学杂志》上,为广大女性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有效的防治手段。
女性朋友们,特别是年龄在30至34岁之间的已婚妇女,应该重视宫颈病变的筛查和预防工作。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科学的防治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阻断宫颈病变的发展,保护自己的健康。也要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共同为女性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