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近日宣布,自去年9月开始试行的“先诊疗后结算”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至今,已办理预付费卡近1万张,门诊预付费结算更是突破了千人次。这一创新服务模式的推出,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所谓“先诊疗后结算”,就是患者在门急诊接受治疗时,可先预缴一定押金,无需在每一项诊疗服务时单独付费。待所有诊疗过程结束后,患者只需进行一次统一的结算。这一举措旨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大幅减少患者排队的次数和时间。
卫生部明确指出,这种服务模式是在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过渡性措施。长远来看,他们的目标是实现无需押金即可就诊,并最终实现更便捷的结算模式。
在今日举行的“先诊疗后结算”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透露了更多细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中国银行总行的紧密合作,建立了预交金财务挂失事后监管和空白卡管理等四项制度。患者的预交金只有在完成相应的医疗服务后才能使用,并且采用实名就诊卡,确保服务的安全和透明。
人民医院还委托中国人保集团的子公司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精算师,与医院共同测算不同病种和人群门诊的均次费用。这一举措为患者预交金额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数额,确保服务的公平和合理。
据医院协会统计,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医疗机构患者的就诊时间可有效节约25%-30%。原来平均需要排队三次以上的患者,现在只需排一次队。赵明钢表示,下一步将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全力推进这一工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也在发布会上表示,虽然目前还有部分患者未进行结算,但他们将鼓励患者在当日完成结算,以实现更高效的服务。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张娅表示,未来银行将与医疗机构更深入的合作,发行联名卡,解决一卡可在多个医疗服务机构使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这一创新服务模式无疑将为患者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