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北方的天气逐渐呈现出微妙的转变。不再是持续不断的炎热,偶尔袭来的冷空气虽然未能彻底带走酷暑,却带来了温差的变化。这种变化之下,许多人未能适应,纷纷出现了身体的不适。伴随着这种不适,不正确的用药现象逐渐增多,尤其是关于退烧药的使用。那么,如何安全地使用退烧药呢?
退烧药的使用要单一。小赵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正值工作繁忙的他,在上周不慎感冒。心急如焚的他,同时使用了泰诺林和必理通两种药物。连续服用三天后,他的胃口出现了问题。实际上,这两种药物的主要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阿司匹林同属于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虽然通常较为安全,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大家普遍认为,服药量越大风险越高,但往往忽视了同时使用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市场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成分的药物有数十种,在选择药品时,一定要避免混用含有以上成分的药品,最好只选择一种药物使用。
用药时间不宜过长。这是避免不良反应的又一重要原则。解热抗炎药仅用于缓解症状,过度使用并无益处。感冒引起的体温升高通常持续两到三天,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病情可能变得更加复杂,最好及时去医院就诊。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还显示,滥用对乙酰氨基酚还可能增加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风险。
用药期间要戒酒。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常用的止痛药,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会选择同时饮酒以缓解疼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服药期间酒精不仅可能加重对肝肾的损伤,还可能引发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出血、溃疡等。服药期间绝对不能饮酒。
在立秋后的季节转换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身体的健康。正确使用退烧药是至关重要的,遵循单一用药、适量使用、避免长期用药以及用药期间不饮酒的原则,是保障我们身体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