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功四势:全面调整身体机能的古老养生法
卧功,这一古老的养生功法,是在传统的"顺六合"功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中的四势功法,具有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特点,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均可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进行练习。
第一势:骶椎功
骶椎,位于脊柱的下部,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一功法通过兴奋盆腔神经丛,有助于所属器官功能的恢复。练习时,身体舒展仰卧,面带微笑,双手自然放置两侧。腰部垫上毛巾卷,自然深呼吸后,进行交替蹬拉动作。注意力度要慢,使骶椎充分受力。开始时,可先从50-60次做起,逐渐增加到200-300次。特别提醒,此功不宜在神经性、遗尿症等疾病的情况下进行。
第二势:腰椎功
此势主要针对腰椎,通过刺激腰椎的第一、二、三节椎间孔交感神经,调整相关器官的功能。预备势与第一势相同,但腰部不垫毛巾卷。练习时,上肢保持仰卧不动,两腿屈起,交替上拉和下拉,带动臀部摆动,从而刺激腰部。建议次数为100-200次。
第三势:腹脏功
此功不仅具有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还能锻炼腹肌功能和腹脏。练习时,腰部仍需垫上毛巾卷。全身放松后,进行一系列动作,如抬起双肩、吸气、收腹等。吐气时也有多种方法,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此势开始可做8-16次,逐渐增多。特别提醒孕妇忌练。
第四势:仰卧抖动功
此势专为改善血液循环、加强毛细血管微循环而设计。练习时,全身仰卧于硬床,做深呼吸后,上肢不动,举起腿抖动。时间以自己的体力为准,一般10分钟左右。臀部垫起3-4厘米可使动作更省力。
这套卧功四势的原理和功能基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观点。通过慢、圆、软、连的动作法则,对人体各重要系统和器官进行调整。采用甩、挤、摩、捂、兜等方式施功于性腺,促进性激素分泌;以蠕、振、旋、摆、扭的方式运动脊柱,使脊神经得到锻炼和强化。通过抻、颤、挤、压、揉的直接作用,调整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体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保障人体生理活动的均衡。
注意事项:建议在早晨起床前和晚上睡前进行练习;必须在硬板床上进行;有些人在练习后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这并非疾病引起,适当减少次数即可恢复正常;妇女在月经期间可根据情况选择腹压较小的动作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