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面粉增白剂越辩越黑 专家称问题在管理不善

  • 女性健康
  • 2025-05-30 08:23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近日,关于“面粉增白剂”的争议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恐慌。许多人震惊地发现,我们可能已经食用了长达20多年的含有增白剂的面粉,而增白剂可能引发病变甚至致癌的传言更是加剧了人们的恐慌情绪。

这场争议的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其中过氧化苯甲酰这一俗称“面粉增白剂”的物质在面粉处理剂条目中赫然出现。这让许多消费者感到不解和愤怒,“有毒面粉”为何还能在市场上逍遥法外?我们还需要受害多少年?

自1986年进入中国以来,“面粉增白剂”一直备受争议。当时,过氧化苯甲酰因其能够改善面粉的卖相和加工效率而受到面粉生产厂家的欢迎。加入过氧化苯甲酰后,原本又黄又黑的“粗面”可以变成像雪一样白、一样细的精品面,不仅让面粉更具吸引力,还能将保质期延长到3个月左右。这一变化被许多厂家誉为“面粉加工业的革命”。

“面粉增白剂”在中国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辉煌”后,开始遭受冲击。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外对“面粉增白剂”的禁用和一系列关于“石灰面粉”、“毒面粉”等新闻报道的出现,开始触动敏感的“食品安全”话题。人们开始争论,“面粉增白剂”到底有没有毒?这一时期的争论只是在专家和民间范围内进行,官方并未表态。

据报道,2004年,国家粮食局召开了一次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评审会,近80名专家、企业代表、质监部门代表一致认为禁用“面粉增白剂”刻不容缓。卫生部在禁用报批稿与《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出面表态,不支持禁用。这一局面引发了公众对“面粉增白剂”的第一次强烈反弹。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过量添加“面粉增白剂”或类似增白剂的“问题面粉”进入市场并被媒体曝光后,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和恐慌。人们开始质疑这些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制定更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一些消费者也开始关注食品行业的透明度,要求企业公开其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添加剂使用情况。这场争议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也考验着部门的监管能力和公信力。

“面粉增白剂”的争议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反映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担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权威数据来解答公众的疑虑和困惑。和企业也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和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