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你的泌尿健康:白开水才是预防尿结石的最佳饮品
医师常嘱咐,出汗多时要注重水分的补充。这里所说的“水”,纯粹指的是白开水,而非各类含糖或含其他成分的饮料。随着夏季的到来,尿结石的发病率相较于其他季节有所上升,约为20%。中医有一种解释,形容这一过程如同“如水煮盐,火大水少,渐成石”。高温会影响身体对水分和盐的吸收,加之大量出汗导致尿液浓缩,尿中晶体更易沉积,从而有可能形成结石。
若出现腰腹疼痛,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应警惕是否有结石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关于预防尿结石,医健馆记者曾介绍,多饮水是有效的预防方式。并非所有类型的水都能起到预防结石的作用。
李逊教授,我国泌尿外科领域的专家,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的院长,提醒大家:饮料、茶、咖啡等并不能代替白开水。像小王这样的销售员,常年奔波在外,用饮料、啤酒代替白开水的人并不在少数。这些并非预防结石的合格水分来源。可乐和果汁饮料中的磷酸盐类物质、浓茶和咖啡中的草酸以及啤酒中的草酸钙都容易促进体内钙的排出,使钙进入泌尿系统,增加尿液中钙的含量,进而形成结石。
将饮料作为日常补水的方式并不推荐。那么,应该喝多少水才合适呢?李逊教授表示,一般如果2至3小时排尿一次且尿液清亮,即代表摄水量足够。具体饮水量应根据个人的运动量、食物种类来调整。
除了不恰当的饮水习惯外,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结石的形成。吃海鲜时配啤酒是南方经典的宵夜模式,但这也可能是引发结石的催化剂。海鲜中的嘌呤物质与啤酒中的1(嘌呤分解代谢的重要催化剂)相结合,会使血中的尿酸含量激增。夜晚睡觉时,血流速度减缓,肾脏过滤尿液减少,导致沉淀物不能及时被冲刷走,增加了结石的风险。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也是形成结石的重要原因。南方人的饮食中,动物内脏、肉类等高蛋白、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较多,而这类食物摄入量的增加正是草酸钙结石的重要诱因。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尿结石的关键。多运动有助于肠道蠕动,将代谢物排出体外,也是预防尿结石的有效方法。
尿路结石是肾脏、输尿管或膀胱等泌尿系统部位长出的“石子”的统称。李逊教授指出,炎热季节气温升高时,尿路结石患者肾绞痛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因为炎热会导致输尿管扩张,当肾盂内尿液减少时,原本悬浮的结石会下落到输尿管狭窄部位,造成急性梗阻而引起疼痛。尿路结石患者如有相关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