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一直以来都是跨越国界、沟通心灵的桥梁。随着东方卫视原创代际潮音综艺《我们的歌》第四季的圆满落幕,其深远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再次引起热议。
随着《我们的歌》在国内外的连续更新,每一次节目都引发观众的高度期待。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原创节目模式在欧美主流媒体平台播出的重要突破,《我们的歌》西班牙语版也收获了极高的热度和口碑。数据显示,《不可思议的二重唱》整季平均收视率在西班牙国内段位列全国第二,收视率高达12.7%。西班牙的《国家报》更是用“在这个代际音乐游戏中感受魔力和感情冲击的瞬间”来形容这档节目,称赞其为“令人惊叹”的艺术创作。
《我们的歌》之所以能持续拓宽音乐综艺的边界,不仅仅是因为其独特的代际融合和音乐风格的碰撞。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节目同样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回归音乐本质,注入时代特色,让金曲在鲜活的生命力中不断激荡共鸣。这是节目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核,也是其跨越文化界限、实现情感共鸣的关键所在。
以音乐为第一语言,《我们的歌》了“金曲到时代金曲”的突围路径。节目中,不同代际的歌手在丰富的年代选择中展现出传承与破圈的无限可能性。无论是1981年生人的张淇还是成名已久的詹雯婷,他们在节目中都摒弃了成就与资历的束缚,音乐成为他们沟通的唯一语言。
在西班牙媒体眼中,《我们的歌》的真正不可思议之处在于其对音乐本质的回归。对一首歌背后的词曲作者、编曲者、演奏者的尊重,是节目诚意制作的体现。在真正以音乐为主角的黄金时段节目中,人们得以关注那些音乐本身的奇迹和令人感动的时刻。
正如大张伟所感慨的,《我们的歌》纵容音乐的绝对优先位置,任由曲风的碰撞在不同世代的音乐里迸发新能量。从京剧与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到多种曲风在同一首歌中的奇妙共生,《我们的歌》的音乐舞台总是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的歌》还以“我们”之名,实现了跨文化的情感移易和影响力扩张。冷凇曾表示,“跨文化传播语境下,需要放大故事里的人情人性、美学价值等中西方各民族之间的共通点。”而《我们的歌》正是以此为切入口,挖掘情感共鸣的最大公约数,进一步实现跨文化的情感移易和影响力扩张。
在西班牙,《不可思议的二重唱》节目总监卡门·伯德赫阿被新老两代歌手间的相互尊重、学习以及观念碰撞所深深触动。而在我们更为熟悉的《我们的歌》第四季中,“光阴的故事”主题下,情怀从光阴陈酿中来,每一首歌都承载着深深的故事和情感共鸣。
《我们的歌》凭借其深入人心的节目内容、独特的创新理念和强大的情感共鸣,成为了跨越国界、沟通心灵的桥梁。它不仅仅是一档音乐综艺节目,更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一次心灵的旅行。《我们的歌》,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魔力,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在悠长的岁月长河中,歌曲与演艺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时代。歌、人、时间三者,早已相互交融,无法割舍。今天,让我们一同回味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旋律和背后的故事。
观众为之动容的不仅仅是歌曲本身,更是那些与歌曲紧密相连的人和事。周传雄,一个即使在冰天雪地中也坚信能开出美丽花朵的信念者,他的歌声传递着坚韧与毅力。他的“世另我”,如同一个从录音棚中走出的“傻小子”,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陆虎,这位坚定的长期主义者,在这个加速迭代的时代里显得尤为珍贵。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赢得了观众的赞赏与钦佩。
陈慧娴的经典曲目《千千阙歌》能够传唱至今,不仅仅是因为词曲创作的优质,更是因为围绕在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1989年,正值大红大紫的陈慧娴选择退圈留学,六场告别演唱会的尾声,她用《千千阙歌》潇洒地转身离去。如今回首往事,除了岁月淬炼的歌声,人们更感怀的是那股“自我坚持”的精神。
詹雯婷与张远的音乐历程也令人动容。从《我们的爱》《诀爱》《嘉宾》到《青鸟》《焚风》,每一次舞台的呈现都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他们的音乐不仅仅是旋律的展现,更是人生阅历的分享。观众感叹他们的音乐色彩相近,情感温度相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对于音乐综艺节目来说,舞台上的人文情怀是怀旧情感的源泉,也是连接观众心灵的桥梁。在《我们的歌》中,这种情怀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节目通过音乐这一载体,真正打破了代际与文化的壁垒,赢得了东西方的同频共振。舞台上的人和事,如同一首流淌不绝的歌,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观众们为之动容的不仅仅是歌曲本身,更是那些与歌曲相关的人和事所传递出的真实情感。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承载着深深的人文情怀和丰富的故事内涵。这种情感共鸣让人们回味无穷,也让人们更加珍惜那些陪伴自己度过美好时光的音乐和人物。
《我们的歌》通过音乐这一载体展现了人文情怀的力量。它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人文的力量。这一节目不仅仅是一档音乐节目,更是一个情感的交流平台,让人们共同回味那些难忘的时光和旋律。(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