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两大核心药物
在医学的广阔领域中,药物流产作为一种非手术解决早期妊娠的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背后,是两种关键药物——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的协同作用。
米非司酮:胚胎的“激素阻断者”
米非司酮,一个抗孕激素药物,它的作用机制是剥夺胚胎的激素支持,使其失去养分,从而停止发育。这一药物通常需要分次服用,常与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以确保效果。
米索前列醇:子宫收缩的“推动者”
紧接着米非司酮的作用,米索前列醇作为一个前列腺素类似物,它的作用是促进子宫收缩和宫颈软化,使得胚胎得以排出。通常,它会在服用米非司酮后的第2-3天被服用。
辅助药物:因情况而异的选择
除了这两种核心药物外,还有一些辅助药物,如益母草口服液或颗粒,它可以活血调经,辅助子宫收缩。卡前列甲酯栓则适用于高危妊娠者,如多次流产史或子宫畸形的情况。甲氨蝶呤作为一个免疫抑制剂,也在特定情况下用于终止妊娠。
注意事项:安全为先
药物流产并不是任意时间都可以进行的。它通常适用于怀孕49天(7周)以内的宫内妊娠。对于患有哮喘、青光眼、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病等疾病的患者,是禁止使用的。药物流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大出血、宫腔残留等,因此必须在正规医院进行。术后也需要遵医嘱复诊,确认流产完全,避免感染。
最后强调一点,药物流产必须在医生的全程监督下进行,不可自行服药。因为任何医疗行为都有其风险,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和保护,以确保安全。药物流产虽然为非手术方式,但同样需要严肃对待,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