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适用条件与全程详解
在妊娠的早期阶段,药物流产作为一种终止怀孕的方式,备受关注。将详细阐述药物流产的适用条件、药物与原理、必须就医的流程、存在的风险与禁忌,以及与手术流产的对比,帮助女性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适用条件:
药物流产适用于通过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且怀孕在49天(7周)以内的女性。在进行药物流产前,需确保孕囊直径小于2厘米。年龄通常要求小于40岁,且无药物禁忌症,如肾上腺疾病、过敏史等。
二、药物与原理:
药物流产常用的药物组合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通过拮抗孕激素使胚胎停止发育,而米索前列醇则促使子宫收缩,使胚胎排出体外。
三、必须就医的流程:
1. 术前检查:包括B超(以排除宫外孕)、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2. 服药监护:需遵医嘱分次服药,米索前列醇必须在医院观察下服用,以确保安全。
3. 术后随访:流产后1-2周,需复查B超,确认流产是否完全。
四、风险与禁忌:
自行服药可能导致宫外孕误诊、大出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超过49天或存在禁忌症(如严重贫血、青光眼等)的女性不可进行药物流产。药物流产必须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严禁自行购药服用。
五、与手术流产对比:
药物流产的优点在于无需进行宫腔操作,子宫损伤较小。其缺点也不可忽视,如成功率约为90-95%,若失败需进行清宫手术;出血时间较长也是其一大劣势。
重要提醒:
药物流产必须全程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严禁自行购药服用。若您有意终止妊娠,请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评估最适合的方案。选择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需充分了解各种方式的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流产后要注意休息、营养和卫生,遵医嘱进行复查,以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