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昂的欢呼声中,我置身于小学的最后一个文化节,眼前的景象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操场的彩色气球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彩虹降临人间。
红绸舞动间,仿佛一团热烈的火苗在燃烧。艺术节的舞台上,我们班的“小太阳”舞蹈队正在演绎一场视觉盛宴——《茉莉花开》。那水绿色的裙摆仿佛荷叶在风中摇曳,那粉白的花瓣头饰随着舞姿轻轻颤动。就连平日里严肃的教导主任也忍不住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瞬间。突然,领舞的小美在转圈时舞鞋甩飞,台下一片惊呼。她毫不慌张,赤着脚继续旋转,那自信的舞姿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发梢的银铃在阳光下闪耀,为她的舞姿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转过教学楼拐角,手工区的玻璃窗上贴满了精美的剪纸窗花。我正捏着湿润的陶泥,感受着它从指尖流过的冰凉感觉。“这里要轻轻抹平。”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坐轮椅的朵朵在轻声提醒。自从她转学过来,我们才发现她那双灵巧的手能够变出魔术。彩纸在她的指间翻飞,转眼间就变成展翅的蝴蝶。此刻,她正教我如何用竹签勾勒花瓣的纹路。阳光透过玻璃,在我们交叠的手上投下琥珀色的光斑,那一刻仿佛时间静止。
最热闹的要数操场东侧的传统游戏区。随着竹竿舞的节奏,七彩的竹竿开开合合,就像跃动的琴键。当我和新转来的维吾尔族同学阿依古丽搭档时,紧张得有些手忙脚乱。眼看要被竹竿夹住,阿依古丽迅速托住我的胳膊,深褐色的眼睛里闪烁着鼓励的光芒。“跟着我的步子!”她轻声说道。在她的带领下,我们顺利地跳过了八对竹竿。
夕阳西下,文化节的彩旗在晚风中轻轻摇晃。我紧紧抱着和朵朵一起烧制的青花陶罐,罐身上刻着全班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我们的友谊和回忆。此刻,我意识到真正的彩虹不在天上,而在我们相视而笑的眼眸中,在彼此交握的掌心里,在这个永远鲜活的六月下午。这个文化节不仅是一个活动,更是我们友谊的见证和青春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