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一、早产风险
对于孕妇来说,存在早产征兆如宫颈口松弛、宫缩频繁等,多胎妊娠或胎儿发育不良等高危因素时,孕周若不足34周且临床判断一周内可能早产,早产风险显著增加。
二、计划性提前分娩
在孕37周前,若因需剖宫产或其他医学指征需提前终止妊娠,医生可能会考虑计划性提前分娩。妊娠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严重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可能需要紧急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
三、胎膜早破
在孕24-34周时,若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为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医生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
四、其他特殊情况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如胎儿肺部发育迟缓或超声提示肺成熟度不足,以及既往有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史的孕妇。针对这些情况,医生会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处理。
常用药物与禁忌
常用药物主要是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这些药物通常分两次肌注,间隔24小时。其作用是促进胎儿肺部成熟,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对于孕妇对糖皮质激素过敏、严重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情况下,这些药物是禁忌使用的。
注意事项
在使用相关药物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孕妇需密切监测自身身体状况,注意可能出现的一过性血糖升高或局部注射反应。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及时反馈身体情况,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