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地震后,大渡河一级支流湾东河的堰塞体处置纪实
在记忆深处,2022年9月5日的那场泸定地震仍然历历在目。这场地震不仅给泸定带来了破坏,更使得大渡河一级支流湾东河面临严峻挑战。一场山体垮塌,阻断河道,形成了危险的堰塞体。
一、事件经过
当晚9点30分左右,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附近,山体突然垮塌,湾东河被堰塞体阻断。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原本平静的河道瞬间断流,堰塞湖悄然形成。下游的湾东村、紫雅场村等区域受到了严重威胁,部分区域因山体滑坡导致道路中断。
二、紧急应对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当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转移堰塞体下游的100余名村民,同时组织森林消防等救援力量,展开被困群众的转移和伤员的救治工作。水利部门也迅速行动,派出专家组赶赴现场进行勘察。同时启动“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措施,确保下游群众提前避险转移。
三、泄流与风险消除
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截至9月6日,堰塞体已通过人工干预实现初步泄流。持续监测显示,9月7日凌晨,堰塞体自然泄流形成,出库流量峰值一度高达150-200立方米/秒。经过12小时的努力,出库流量降至10-15立方米/秒。入库流量远低于出库流量,这意味着堰塞湖的风险基本解除。
在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中,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救援人员英勇无畏,使得这次事件得以迅速、有效地得到控制。值得庆幸的是,整个过程中并未发生次生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坚守与付出,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显得脆弱,但同时也展现出了无比的坚韧与顽强。泸定地震后湾东河堰塞体的处置,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的挑战,更是对人类社会应急能力的检验。在这场考验中,我们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应变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