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需谨慎
冠心病,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础在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引发心脏慢性缺血缺氧。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通过冠脉造影来明确。一旦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其中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阻滞剂、硝酸脂类以及心脏能量代谢药等。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冠心病患者需要特别留意避免服用某些药物。升高血压的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是冠心病患者的禁忌。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增加耗氧量,甚至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一些能增加心率的药品也需要谨慎使用。例如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沙丁胺醇以及激素等,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同样可能加重心脏负担。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药物绝对不能使用。对于合并有其他病症如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这些药物的使用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以及其他药物使用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这些药物以及使用剂量。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必须谨慎,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停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限酒、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是控制冠心病发展的重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