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政策重塑下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从棚改到提质改造
一、中央政策层面的转变与创新
近年来,我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住建部发布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5-2030)》明确指出,传统的以大规模拆除重建为主的棚改模式,正逐步向“精准化、差异化”的改造转变。这一变革强调“应改尽改、能留则留”的原则,更加注重对老旧小区的保留、利用、修缮和改造。

中央政策明确了改造的目标与范围,聚焦于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覆盖全国约2.1亿套住房。这一调整旨在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的住房需求,提高城镇住房的整体质量。
二、地方实施规范的详细解读
地方在实施中央政策的过程中,也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规范和措施。南宁、商洛等地对棚户区的界定标准进行了明确,包括房屋密度、结构、安全隐患、配套设施等方面。各地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流程和原则。
以商洛市为例,提出“主导、市场运作、自求平衡”的模式,强调安置先行,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这不仅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资金支持,还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三、配套支持政策的完善与强化
为了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顺利进行,国家和地方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在规划与土地政策方面,自然资源部要求老旧小区改造必须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通过详细规划提升区域功能。
在资金管理方面,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资金,并强调加强监管与绩效评价,确保专款专用。这些措施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资金保障,确保了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政策实施要点
中央层面:模式转型,由拆除重建转向修缮改造;覆盖范围明确为20年以上老旧小区。
地方层面:制定具体的认定标准,包括房龄、结构、安全等级等;实施机制强调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的结合。
配套政策:规划支持,允许跨单元统筹建筑量;资金保障,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与监管。
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居民需求满足,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