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病人的独特症状使其成为唯一的传染源。患儿体温一般较低,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伴随着流鼻涕和流泪等症状。发热后的24小时内,面部和颈部会出现疹子,一天内可遍及全身,第三天会融合成片,类似于麻疹,但其疹子较小,呈浅红色,自第四天起逐渐消退,且无棕素沉着。
春季是儿童易感染“三疹”的时期,应特别重视防范。首先是麻疹,这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主要在初春季节流行,患者多为小儿。麻疹的前驱期会出现高热、流鼻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等症状,口腔内可见麻疹黏膜斑。发热第四天会出现疹子,随后按一定顺序消退,伴随麦粒状的脱屑,并留下棕色沉着。如果治疗护理不当,可能出现麻疹肺炎、麻疹喉炎、脑炎等并发症。预防麻疹的有效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者需观察14日。
风疹是另一种春季高发的疾病,由风疹病毒引起,主要症状包括低热、轻度上呼吸道发炎、出疹和淋巴结肿大。风疹病人的唯一传染源身份使其传播性强。风疹的疹子常在发热后24小时内出现,与麻疹相似,但疹子较小且呈浅红色,退疹后无棕素沉着。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死胎、流产等严重后果,建议孕妇终止妊娠。风疹无特殊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并需加强护理和营养。
春季还易发病毒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毒疹由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感染者多为儿童。其特点为疹子出现无顺序,胸、腹部疹较多,其他部位少见,皮疹消退快且无痕迹。感染病毒疹后需立即住院隔离治疗,同时家人及学校应进行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以防病保健。
养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无论年龄大小,都应重视养生。对于风疹、麻疹和病毒疹等春季易发疾病,应提前预防、及时治疗,并加强日常护理和营养补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也是防病保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