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源于历史,而今天我们对动脉硬化的理解已经深化了许多。长久以来,人们误以为胆固醇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这一观念主要源于一项关于兔子摄入胆固醇的实验和一些关于人类血液中高胆固醇值与冠状动脉疾病关系的报告。研究现在已经揭示了动脉硬化的真正元凶——并非胆固醇过高,而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糖类导致的炎症引发的。
胆固醇的名声遭受了误解。当我们谈论胆固醇时,我们通常会听到“坏胆固醇”和“好胆固醇”的区分。胆固醇本身是一种油性物质,需要依附于蛋白质才能在血液中运输。所谓的“坏胆固醇”实际上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被视为“好胆固醇”,但其内部所含的胆固醇其实并不多。重要的是,健康的身体可以自行调节这两种胆固醇的水平。
历史的实验和报告曾经让人们对胆固醇产生了恐慌,例如阿尼奇科夫的兔子实验和美国关于高胆固醇值与冠状动脉疾病关系的报告。这些实验和报告并没有充分证明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他们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确实非常高,但这是由于他们的身体无法代谢这种胆固醇,而非胆固醇本身的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吃蛋或其他食物并不会导致胆固醇飙升。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某些研究结果就将胆固醇视为敌人,刻意降低它。事实上,适量的胆固醇对身体是有益的,甚至可以预防疾病,降低死亡率。研究指出,对于未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症的正常人来说,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死亡率反而会升高。这说明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将胆固醇视为坏东西。
动脉硬化的真正原因并非鸡蛋中的胆固醇过高,而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糖类导致的炎症引发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不是过分担心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健康的身体知道如何调节自身的胆固醇水平。当我们理解这一点时,我们就能更加明智地对待食物和营养,更好地照顾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