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仲生主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的权威专家,就肿瘤治疗的耐药问题接受了采访。在肿瘤治疗领域,尽管新药不断涌现,给患者带来希望,但耐药问题仍是治疗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耐药,这一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肿瘤治疗中尤为突出。佟主任详细解释了何为耐药以及如何产生耐药。例如,对于治疗HER2过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如果在治疗短时间内病情恶化,将被认定为原发性耐药;而如果在较长时间后病情恶化,则可能是继发性耐药。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耐药呢?佟主任指出,原因复杂多样。除了天然耐药情况,主要的耐药机制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是癌细胞另辟通路,二是癌细胞自我突变。
癌细胞有着比正常细胞更强大的生存能力,其生长、增殖、转移过程中,信号通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在这些信号通路的关键位置上设置障碍,阻断癌细胞的生长。癌细胞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当药物截断其“原路”时,它们会激活旁路交通要道,使得药物失效。
基因突变也是造成肿瘤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靶向药物需要准确识别并打击目标癌细胞,但癌细胞在受到攻击后,可以通过基因突变迅速改变自身特性,逃避药物的打击。
除了上述机制,还存在其他耐药机制,如MDR1多重耐药性基因。这种物质能够阻止抗肿瘤药物进入细胞,或在药物进入细胞后将其排出,导致药物失效。在免疫治疗中,当肿瘤抗原表达缺失或T细胞耗竭时,整个治疗过程会对肿瘤免疫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佟主任强调,尽管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但患者不必丧失信心。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药物的不断涌现,将癌症变为慢性病已成为可能。未来的医疗科技一定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机遇。
这次采访,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肿瘤治疗的耐药问题,也看到了专家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期待。让我们共同期待,科技的发展能带来更多的治疗奇迹。(记者 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