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打胎 >

问题奶粉事件后如何喂养宝宝

  • 打胎
  • 2025-05-30 12:13
  • 来源:www.dataiw.cn
  • 打胎药

走出婴幼儿喂养误区:母乳喂养与科学配方的平衡

近日,上海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徐秀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自去年“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后,许多家长在婴儿喂养方面陷入了误区。过度恐慌导致他们选择纯米糊等替代品代替奶粉,或者出现奶粉冲调过浓、过早添加米粉、盲目补充钙剂、增加牛初乳和蛋白粉等现象。甚至在婴儿4月龄内就给他们加盐、用汤拌饭,这些做法都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过量摄入各类食品、盐类、钙剂,只会加重婴儿的肠道和肾脏负担,增加生病几率。这一观点被专家反复强调。

因三鹿奶粉事件导致的婴幼儿肾结石问题,至今仍令许多家长忧心忡忡,不少父母面对宝宝的喂养感到无所适从。在中华预防医学会最近举办的“婴幼儿科学喂养与肾结石防治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不仅一致呼吁对婴幼儿配方奶加强严格监管,还大力提倡婴幼儿科学喂养。

众所周知,母乳喂养是全球公认的最理想的婴儿喂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5月作出的决议建议,婴儿在最初6个月应该接受纯母乳喂养。我国的母乳喂养状况却不容乐观。目前,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仅占52%,与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0-2010)》中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儿童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主任戴耀华在会上指出,尽管配方奶以母乳为标准进行了全面改造,添加了多种成分以最大限度地符合婴儿的营养需要,但蛋白质的质量是无法改变的。他强调继续提倡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对于能得到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该尽可能地母乳喂养。而对于一部分无法得到足够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儿,应该选择接近母乳配方的奶粉来满足宝宝极速发育的需求。

配方奶虽被认定不如母乳,但近年来一些厂商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更接近母乳,往往过度添加成分,如牛磺酸、唾液酸、肉碱等。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副主任委员苏宜香教授指出,是否需要将某种成分添加到配方奶粉中,必须有理论支持并经过临床实践。并不是营养成分越多越好。虽然我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和国家标准来规范配方奶粉的成分添加,但我们必须对乳制品安全进行严格监管,以防止类似“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再次发生。

面对婴幼儿的喂养问题,家长必须保持科学的态度,既要重视婴儿的营养需求,又要避免走入误区。在母乳喂养与科学配方之间寻求平衡,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家长们应该多了解相关科学知识,遵循专家的建议,为宝宝提供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