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中,一项重要的宫颈癌筛查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中国癌症基金会响应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的号召,开展的一项惠及广大适龄妇女的健康工程。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经在43个县为超过20万名年龄在30至59岁的妇女免费实施了筛查。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这一筛查,共发现了1386例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并使他们得到了及时的早期治疗。这一成果由中国癌症基金会的理事长彭玉在今天举行的会议上公布。
这场盛大的会议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彭玉在“第九次全国协作组工作会议暨HPV疫苗与子宫颈癌防治研讨会”上表示,中央财政已经为这项惠及农村妇女的健康工程提供了专项补助经费。自2009年起,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为1000万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其中120万人将接受详细的筛查。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登记网络已经初步建立,覆盖了全国总人口的11%,共计149个登记点。
为了保障贫困的筛查诊断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中国癌症基金会建立了专项基金。截止到本月中旬,已经向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江西铜鼓县等十个县的患者提供了资助,总额近25万元人民币。这些资助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更让她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中国癌症基金会还计划与中国的医学研究机构携手开展一项新的研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子宫颈癌综合预防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在资源有限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建立和开展以疫苗接种和早诊早治相结合的子宫颈癌综合预防措施。项目的实施将为制定相关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提高中国少数地区的健康水平。该项目将建立预防性疫苗注射的一级预防队列,加强卫生保健体系的培训和支持管理系统的建设,并对干预措施进行绩效评价。
彭玉强调,子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注射疫苗、定期筛查和早诊早治等手段全面预防甚至消除子宫颈癌的发生。作为全球女性第二高发的恶性肿瘤,子宫颈癌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超过50万新发病例,超过20万妇女因此病离世。而在中国,每年新增的病例数约为10万,死亡病例超过3万。这一数字警示我们,防控子宫颈癌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