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滞胀现象的政策矛盾
当国家遭遇滞胀——经济停滞与高通胀并存的现象时,政策制定者面临一个独特的矛盾:失业率上升的通货膨胀也在加剧。这种情况打破了失业与通胀之间传统的负相关关系,使得政策制定变得复杂。菲利普斯曲线在此情境下失去了平衡,国家需要在稳定经济和抑制通胀之间寻找微妙的平衡。
2. 货币层次划分:M2与M1的区别
在货币层次划分中,M2与M1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包含个人储蓄存款。简单来说,M1主要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而M2则涵盖了更广泛的存款形式,包括储蓄存款、定期存款以及其他类型的存款。这种划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货币供应和经济活动。
3. 税收乘数的计算
计算税收乘数时,需要考虑边际消费倾向。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在比例税制下,税收乘数的绝对值计算结果为4。这一数字反映了税收变化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程度,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4.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给变化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如果所有厂商的成本普遍上升,这将直接影响市场供给曲线。成本上升导致厂商减少生产,从而供给量减少,使得市场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这一现象揭示了市场机制中的基本关系。
5. 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规模。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量。这一点对于货币政策传导和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频考点预测(2025年)
经济学基础
了解商品价值与货币的基本职能,特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考点。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商品价值也会发生变化。
宏观经济学
GDP核算方法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基础内容。通货膨胀指标如CPI和PPI也是重要的考试要点。对于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些指标具有指导意义。
货币与金融
理解不同类型的货币制度以及我国现行的信用货币制度是关键。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及其受偿还期限和债务人信誉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考点。
三、备考建议
关注政策更新
随着数字经济和绿色金融等前沿领域的快速发展,考生需要关注的政策动态和理论更新。特别是在财政税收和法律模块,要结合新教材调整内容。
强化案例分析
针对案例分析题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考生需要提高整合跨章节知识的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模拟题训练
通过专业题库进行灵活题型的练习是提高考试成绩的有效途径。考生可以利用中大网校经济师题库或百度文库真题集进行模拟训练。建议参考中国人事考试网发布的2025年考试大纲以获取更全面的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