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世界:深入解读肖像描写的艺术
一、教学目标之旅
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领略肖像描写中的艺术魅力,掌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并分析“欲扬先抑”的写作技巧的精妙之处。理解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与其精神世界之间的反差,感受其思想变化及人生追求。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描绘托尔斯泰的眼睛,感悟其深邃的精神内涵。结合背景资料,如《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作品,讨论文学与社会的关系,领略文学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人文主义角度思考托尔斯泰的批判精神,激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的核心与难点剖析
重点:肖像描写的作用及其修辞手法分析。如文中“犀利的目光像一把亮剑”的描写,展示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难点:理解托尔斯泰的矛盾性——贵族出身与平民立场的冲突,以及其文学价值。他的作品如何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性的批判和追求。
三、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
1. 导入(5分钟):打开托尔斯泰的世界
通过展示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或名言,引发学生对“伟大与平凡”的讨论。通过短视频或图文介绍19世纪俄国社会背景及托尔斯泰的生平,为学生进入托尔斯泰的世界做好铺垫。
2. 文本研读(25分钟):解读肖像描写的艺术
任务一:外貌描写分析。学生寻找文中的夸张比喻句,如“植被多于空地”形容须发,讨论其生动描绘的效果,感受肖像描写的魅力。
任务二:眼睛描写的深意。对比托尔斯泰外貌的“丑陋”与其“犀利目光”的描写,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技巧,其精神世界的深邃。
任务三:精神世界。结合《复活》的片段,分析托尔斯泰对人性与社会的批判,理解其文学价值。
3. 拓展活动(15分钟):拓展思维与表达
辩论赛:托尔斯泰的叛逆是否值得推崇,结合其放弃贵族身份的事例进行深入讨论。
写作练习:模仿课文风格,用夸张手法描写一位熟悉的人物,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的丰富推荐
多媒体辅助:播放纪录片片段,如BBC《托尔斯泰的烦恼》,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与创作。配乐朗诵课文关键段落,如描写眼睛的部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作业与评价
基础作业:摘抄文中的比喻句并进行赏析,巩固学习内容。
创意作业:以托尔斯泰的口吻写一篇日记,反思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发言、小组合作表现及作业完成度综合评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托尔斯泰肖像描写的艺术,领略文学的魅力。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活动设计,让学生在中体验、感悟、思考,培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