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洪峰肆虐:三峡工程的守护与挑战
受连续强降雨的影响,长江上游的沱江、涪江出现罕见超保洪水,岷江及泸州至寸滩江段更是发生了惊心动魄的超警洪水。当长江上游干流寸滩站的流量在8月14日5时飙升至50900立方米每秒,这一刻,我们见证的不仅仅是洪水数量的激增,更是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正式发布的一个重大事件——“长江2020年第4号洪水”正式形成。
这场洪水的威力非同小可。据预测,寸滩站的洪峰流量在14日晚将达到惊人的58000立方米每秒。仅仅一天后的15日8时,三峡水库的最大入库流量更是飙升到59000立方米每秒。实际监测数据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1000立方米每秒。重庆主城区段水位迅速上升,寸滩站、菜园坝站、朝天门站的水位均超过了,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样危急的形势下,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行动,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江津海事处等机构也进入紧急状态,排查隐患,组织沿江群众紧急撤离。这是一场与洪水的赛跑,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紧张和危机。
随着洪水的退去,重庆渝中区等地出现了淤泥堆积的情况,清淤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由于三峡加大了下泄流量,荆州段的干支流依然保持高水位运行,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次洪水的情况严重,但与1998年长江的特大洪水相比,因为三峡工程的调度得当以及应急措施的完善,未造成大规模的溃堤险情。三峡工程在此次防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防洪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