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妊娠是一项需谨慎选择的医疗决策,必须依据孕妇的孕周、身体状况及医疗条件来进行。对于不当的操作,可能会给女性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风险。以下是经过医学认可的规范方法及其分类说明。
一、早期妊娠(≤12周)
在这个阶段,胚胎的发育尚未成熟,因此终止妊娠的方法相对较多。
1. 药物流产
适用于≤7周的妊娠。通过口服米非司酮(抗孕激素)联合米索前列醇(促宫缩),完全流产率可高达约90%。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可能发生不全流产、大出血或感染等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手术流产
(1)负压吸引术:适用于≤10周的妊娠。此手术通过负压吸出妊娠组织,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
(2)钳刮术:适用于10-14周的妊娠。手术过程中需扩张宫颈后夹取胚胎组织,风险相对较高。
二、中期妊娠(13-28周)
此阶段的胎儿已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因此终止妊娠的方法较为复杂。
引产术是此阶段主要的方法。通过羊膜腔内注射药物(如利凡诺)或水囊引产,诱发宫缩以娩出胎儿。由于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要求住院并开具引产证明。风险包括子宫损伤、感染、大出血等。
三、特殊情况处理
1. 宫外孕:这是一种非正常妊娠,胚胎并未着床在子宫内,需紧急医疗干预,可采取甲氨蝶呤药物治疗或手术。
2. 药流失败补救:若药物流产失败,清宫手术是主要方式。二次给药的成功率较低,约为60-70%。
我们必须重视以下几点:
1. 法律限制:我国禁止非医学需要的28周后终止妊娠。
2. 心理影响:流产对女性的心理影响较大,约30%的女性流产后出现焦虑或抑郁,需要心理支持。
3. 术后护理:流产后,需严格避孕3-6个月。推荐短效避孕药或宫内节育器等方法。
任何流产方法都应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自行尝试非正规手段(如剧烈运动、偏方)不仅可能导致流产失败,还可能危及生命。女性在面对这一艰难决策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利弊,并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