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
随着昨日数据的公布,北京空气质量再传佳话。今年的蓝天目标已经提前完成,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到274天,其中一级天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2天,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给首都的环保工作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回首过去,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并非易事。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持续十年的努力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现实,使得空气质量的改善面临巨大挑战。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北京成功打破了这一僵局。
除了令人欢欣的蓝天数量增加,市环保局还提醒公众,更应关注污染浓度。国家考核的是污染物的浓度,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也是对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和对比。今年,北京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平均下降了5%,二氧化硫浓度也下降了12.9%,而二氧化氮的浓度则保持平稳。
值得一提的是,PM2.5作为空气质量的重要参数,其来源之一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经光合作用产生的二次粒子。北京通过减少这两种污染物的排放,有效降低了大气中二次粒子的生成,进而减少PM2.5的含量。改善大气污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北京正坚定地走在这条道路上。
为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市不遗余力。今年,北京市将实施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完成2000蒸吨锅炉“煤改气”工程、关停国华电厂燃煤机组等,旨在减少燃煤使用量220万吨。还将实施国五排放标准,配套车用油品标准,淘汰老旧机动车10万辆以上,加强对非道路柴油机械的管理,并加大摩托车尾放控制和抽查力度。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力治理机动车和燃煤污染,削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大气中的二次粒子生成,这是减少PM2.5的重要手段之一。未来的北京,将以其更清洁的空气,更美丽的蓝天,迎接每一位市民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