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村的采茶女工们,每日辛勤采摘茶叶,收入却仅为90元。尽管茶农提供食宿,并承担路费,但采茶工却一年比一年难找。近日,《中国经济周刊》的记者带着对“天价茶”的疑惑,走进了杭州的茶园,龙井茶的源头。
在清明时节,杭州的龙井茶市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500克“龙井明前茶”甚至被拍出了18万元的天价,超过了当日黄金市价。这片繁华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正宗的西湖龙井产区,那里有三大核心产区:狮峰、梅家坞和龙坞,总面积超过两万亩。目前,大部分茶园由当地茶农分包种植,每户负责管理3到5亩不等的茶园。\p走进杭州的龙井村,你会看到许多背着茶篓的采茶工。一位姓吴的茶农透露,每年清明前后,他们会临时聘请这些采茶工采摘珍贵的“明前茶”。这些采茶工大多来自安徽和浙江等地,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近年来,采茶工的工资也有所上涨,每人每天的薪资在80到150元之间。\p吴先生的茶园占地5亩。他介绍,高档茶叶如1000元一斤以上的茶叶,亩产量在3到5斤之间。而中档茶叶和低档茶叶的产量则相对多一些。尽管今年的杭州地区阴雨连绵,导致“明前茶”的产量有所下降,但茶叶价格依然保持稳定。进入四月后,随着气温上升,茶叶快速生长,市场上的龙井茶供应增加,价格逐渐趋于平稳。\p在龙坞镇这个龙井茶的核心产区,记者遇到了在北京马连道茶城经营茶叶的朱加春。他是龙坞人,每年都会在茶叶销售的旺季回家收购茶叶。朱加春表示,他们除了自产茶叶外,还需要从熟悉的茶农那里采购茶叶。为保证龙井茶的品质,他们会对收购的茶叶进行再筛选,并为顶级茶叶贴上龙井茶的防伪标签。对于北京的茶商来说,龙井茶的品质和形象至关重要,他们不愿意损害家乡这块金字招牌的声誉。至于清明前的“天价龙井茶”,朱加春认为那只是商家的炒作,对普通消费者影响不大。\p在这个茶香四溢的故事中,我们见证了采茶工的辛勤努力、茶农对品质的坚守、茶商对声誉的珍视。龙井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在这个春天里,让我们一起品味这杯蕴含着丰富故事的龙井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