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检测呼唤有效手段,卫生部征集意见成效显著
在食品安全领域,“地沟油”现象一度令人震惊,更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广泛担忧。如何让这种劣质油远离餐桌,如何对其实现快速有效的检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卫生部公布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消息。
自去年12月,卫生部公开向全社会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以来,短短半年时间,便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762份宝贵建议。这些建议中,不仅有众多个人的独到见解,更有281个单位的专业提案,他们贡献了315项经过精心研究的检测方法。
为了筛选出真正有效的检测手段,卫生部集结了众多权威专家,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和相关机构,共同对征集到的方法进行了科学论证。经过严格的盲样测试等方式,终于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检测方法。目前,这些方法正在接受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卫生部第一次向社会广泛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此前,已经有过一轮技术方法的征集,虽然收到了由7家技术机构提供的5种检验方法,但经过严格论证,这些方法在特异性方面不够强,并不能作为判断“地沟油”的有效手段。但卫生部表示,打击“地沟油”应以源头管理和现场监督检查为主,检验手段为辅。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主要是依靠加强源头管理,而不是依赖检测。
我国的相关部门也在检测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据了解,北京食品安全部门已经确定了查出“地沟油”的4类有效指标,初步建立了检测的指标体系。检测人员运用色谱分析及基因鉴定技术等高端手段,对“地沟油”进行了深入的技术攻关,先后对80余个技术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四大类、20余项具有重大鉴别意义的项目。
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只有、专家、民众齐心协力,才能真正让“地沟油”这类劣质油品远离我们的餐桌,保障我们的健康。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有效的措施出台,为我们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记者蒋彦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