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的雾霾笼罩下,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引发了公众对健康的深切关注。对此,专家发出警告,雾霾的危害可能比吸烟更为严重,有可能引发癌症。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市民应尽量减少外出,出行时务必佩戴口罩。但选择口罩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用途进行谨慎选择。
近日,多地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高度关注。根据新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当空气污染达到重度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的症状会明显加剧,健康人群也会出现普遍的不良反应。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雾霾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其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元素。这些粒子能够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的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发鼻炎、支气管炎等疾病,长期暴露在这种环境下还可能诱发肺癌。除了对呼吸系统的危害,雾霾还会影响心脏健康,空气中的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
雾霾天的气压较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下降,使人们容易感到胸闷。潮湿寒冷的雾霾还会造成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问题,甚至引发头痛、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
面对雾霾的威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记住四个“尽量”:尽量别外出,雾霾天应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棉质口罩预防;尽量别去人多地方,空气流通差的地方容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交叉感染;开车时尽量别开窗,避免吸入更多污染物;尽量别晨练,晨练时吸入的污染物可能会更多。
在雾霾天气下,选择合适的口罩至关重要。连续的雾霾天气使得口罩销售火爆,但选择口罩需因人、因用途而异。一次性医用口罩可以阻挡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但对于PM2.5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的防护作用有限。而合格的N95口罩对于气溶胶的过滤率在95%以上,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面对雾霾的威胁,我们不仅要依靠口罩进行防护,还需要在饮食方面注重健康,保持科学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感染病菌引发疾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共同抵御雾霾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