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南市,一位六十多岁的吴姓妇人长期与高血压抗争,尽管每日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但病情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经过医院的深入检查,她最终被诊断为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幸运的是,经过手术治疗,她的血压终于恢复了正常。
佳里奇美医院的肾脏科血液透析室主任郭育淇昨日分享说,在众多的高血压患者中,大约九成属于原因不明的“本态性高血压”,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来维持血压稳定。而剩下的约一成患者则是“续发性高血压”,这类病症通常在患者30岁前或60岁后才会显现,其主要病因包括肾血管病变和肾实质病变。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妥善处理,这类患者有可能减少甚至不再需要依赖降压药物。
郭育淇进一步提到,吴姓妇人在六十岁时开始遭遇高血压的挑战,尽管使用了三种降压药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在寻求肾脏科医生的帮助后,她被诊断为右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经过气球扩张术及支架摆置治疗,她的血压终于得到了控制,肾功能也有所改善。
郭育淇强调,对于在30岁前或60岁后出现的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尤其是伴随肾功能下降的情况,患者应该尽快寻求肾脏科医生的帮助。他也呼吁民众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均衡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酒等,这些都是保养肾脏的有效方法。
文章《高血压难控制?可能是肾脏病变的警示》由网友“温度声线”,如若您发现此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站长联系。需要注意的是,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在做出判断前请自行进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