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锁芳医生是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的专家。他近期注意到一种长期被忽视甚至误诊的疾病,它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这种病症除了咳嗽和咯痰的症状外,还常常因温差感寒而诱发,患者可能会出现流涕、喷嚏等症状。咽部症状也非常明显,许多患者感到咽痒、咽喉部有粘液附着感,甚至出现鼻后滴流和异物感。讲话或发声也可能诱发咳嗽,而这往往有上呼吸道疾病史。
面对这样的病症,患者常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气管炎,并因此接受各种抗菌素治疗,但效果甚微。在五官科,医生只注重鼻腔或咽喉的局部病变,这导致诊断不清,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其经济负担。近年来,医学界开始关注这类疾病,称之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由于目前无法明确上呼吸道相关的咳嗽是否全由鼻后滴流直接刺激或炎症刺激上呼吸道咳嗽感受器引起,2006年的美国咳嗽诊治指南建议使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这一术语。这类咳嗽多由鼻部疾病引起,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病率约占慢性咳嗽的20%。
在西医领域,治疗这类疾病主要是根据不同鼻部疾病采取对因治疗。虽然这些方法有一定效果,但因为鼻部疾病类型众多,鉴别诊断程序复杂,患者难以掌握。长期使用的抗组胺剂和减充血剂可能会出现症状反跳、纤毛功能受损,甚至引发药物性鼻炎。对于感染性鼻炎,抗菌素治疗短期内疗效较好,但易于复发。
相比之下,中医有着独特的见解。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针对这一病症着眼于“风”、“痰”“瘀热”、“肺虚”进行辨证施治。采用疏风宣肺、利咽通窍、益气养肺的中药如桔甘汤、苍耳子散、桑菊饮等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镇咳及调节免疫作用。对于具有鼻炎史的患者,遇到感冒而出现的相关症状,最好采用中医的标本兼治方法。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话题,如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和医药信息等。健康的生活始于对信息的了解。对于上述病症的患者,可以尝试一些中药茶饮来缓解病症。比如,鼻塞流涕、受凉喷嚏明显者可以饮用生姜辛荑茶;反复易于感冒出现鼻塞咳嗽可以饮用黄芪防风茶或太子参绞股蓝茶;咽喉痒咳嗽明显可以配服菊花薄荷茶;若咽喉黏附感明显可以配合桔梗贝母茶;若咽干咽痛明显可以配合橄榄玄参茶等。在关注健康的我们也需要对生活中的各种健康信息进行筛选和鉴别,以确保我们的健康得到真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