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到底谁说了算?

  • 女性健康
  • 2025-05-30 15:02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新闻背景

自2010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27个省区市纷纷上调或计划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一趋势呈现出东西部城市的差异化特征,东部城市调整结构更为复杂,山区调整幅度较大而沿海地区则相对小一些;而西部城市则显著增加了上调幅度。面对这样的调整,人们不禁产生一系列疑问:最低工资标准是否越高越好?这会对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最低工资标准是否意味着企业可以将其作为固定工资标准,而不再考虑为员工加薪了呢?

一问究竟

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谁说了算?我们看到,有的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上千元,有的却只有四五百元。这是企业主和职工协商的结果吗?记者深入后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背后有一套严谨的测算体系。它既不是某个人说了算,也不是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简单协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负责同志详细解释道,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确定最低工资标准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当地城镇居民的生活费用支出、职工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支付、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失业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而确定的方法则主要包括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这些方法都旨在确保计算出的最低工资标准能够真实反映当地的生活成本和经济发展状况。

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果我们知道某地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420元,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为1.87,最低食物费用为254元,恩格尔系数为0.604。那么,按照比重法计算,最低工资标准就等于420乘以1.87再加上一些调整因素。同样,按照恩格尔系数法计算也是如出一辙。这些调整因素主要考虑到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各省区市都是参照这些方法来制定自己的最低工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劳动报酬都受到最低工资的约束。例如,职工非因公负伤期间以及享受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再就业等情况就不受其约束。

编辑们曾注意到,在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许多省份选择暂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今年却有27个省区市上调或计划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那么,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是如何决定的呢?

记者了解到,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应调整一次。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和好转,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一些省份还尝试建立最低工资与物价水平的联动机制,这意味着未来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可能会更快,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生活水平。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