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事件余波未平,近期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再次陷入公众视线。2009年岁末,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通报,该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超标三聚氰胺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每日经济新闻》深入调查发现,这场风波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股权关系网络。
回溯至通报的日子,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三聚氰胺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而受到查处。报道指出,该公司生产的4批次奶粉和4批次含乳调味品“炼奶酱”均被发现三聚氰胺超标。调查揭示,公司违法使用三聚氰胺超标的回收炼乳进行再加工,并使用了由宁夏熊猫乳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因同样问题被禁止销售的奶粉原料。
目前,所有涉嫌超标的产品均已下架,上海市质监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事件已进入司法程序阶段。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的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已被吊销,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及部分责任人将依法受到起诉。上海公安部门已将宁夏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相关嫌疑人移交宁夏公安部门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事件中存在两家涉案公司——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与宁夏熊猫乳品有限公司。两者品牌名称相同,引发外界对两者关系的猜测。《每日经济新闻》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两家公司及另外两家冠以“熊猫”名称的公司,可能曾经同属于一个更大的企业架构下。多年前的一份企业简介显示,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等均为浙江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这一信息在目前的公司网页上已不再显现。
与光明乳业的合作历史也为这一猜测提供线索。据记者了解,内蒙古呼伦贝尔光明熊猫乳品有限公司曾是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与光明乳业合资成立的企业。但光明乳业公关部负责人表示,这一合作已是多年前的旧事,目前双方已无实质关联。尽管如此,这一历史合作或许暗示了上海熊猫乳品与光明乳业之间曾经存在的紧密联系。
浙江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对此次事件发表律师声明,声称与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的涉嫌事件在法律和事实上无任何关联。记者尝试联系浙江熊猫乳品有限公司以获取更多信息,但未能采访到相关负责人。有媒体指出,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岳超与浙江熊猫乳品有限公司有温州背景,增加了这两家公司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的可能性。
目前,《每日经济新闻》将继续追踪报道这一事件,以揭示这几家公司之间的确切关系——是谣言、历史遗留问题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关联?公众期待真相的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