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江南华南等地气温飙升,普遍超过35℃,部分地区如湖南、江西等地更是热浪滚滚,温度高达38℃至40℃。这样的高温天气,无疑让空调市场火热起来。
空调市场的繁荣,不仅仅体现在气温飙升的夏季。随着各地纷纷入夏,一度成为生活刚需品的空调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唯一能和炎热气温相抗衡的,或许就是这火热的空调市场了。连一直以坚韧著称的欧洲人也开始纷纷购买空调以应对酷暑,而在空调普及率较高的国内市场,销量更是呈现翻倍增长。尤其是那些著名的“火炉地区”,如四川和重庆,上周空调销量规模更是实现了惊人的增长。
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关于空调的话题也不断引发网友热议。其中,“出租房里装的是五级能效空调”这一话题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反映,自己租住的房屋内安装的竟然是耗能较高的五级能效空调。五级能效空调虽然能效较低,但由于制造成本较低,价格相对较为亲民,因此在一些出租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级能效空调之所以在市场上备受冷落,其实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早在数年前,主流空调厂商就已全面停止生产四、五级高能效空调。由于价格因素,这些低能效空调仍然受到一些房东的青睐。他们在选择租赁房屋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选择购买这种低能效的空调。
对于租房人来说,五级能效空调虽然能带来一丝凉意,但其中的无奈和心酸却让人感慨。在这个高温天气下,当消费者还在各种高科技空调里挑挑拣拣时,租房人却只能依靠这些高耗能空调来度过酷暑。
那么,究竟是谁在评定五级能效空调呢?其实,在中国,空调的能效等级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行划分的。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分别采用不同的划分标准,而新国标则统一了这两种空调的能源消耗计算体系。五级能效空调的评定标准主要是其能效比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残次旧空调。
在市场上,五级能效空调往往被视为淘汰的边缘产品。但实际上,这些空调并不一定就是质量差的旧货。由于价格因素,一些房东仍然会选择购买这种低能效的空调来降低成本。而对于租房人来说,他们只能依靠这些空调来度过酷暑。这种现状无疑让人感叹生活的无奈和现实的残酷。
炎炎夏日里的五级能效空调,虽然给人带来了凉意,但也让人看到了生活的隐喻。在这个高温天气下,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度过酷暑,还要关注那些生活在边缘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投向这些租房人,让他们在酷暑中也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关怀。在空调市场,我们看到了两大类型的空调产品,它们都被划分为五个能效等级。其中,一级能效标准全新制定,展现出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而其他等级的标准也与旧版有所对应,如二级和***对应旧版中的变频一级和二级,四级对应市场上的部分变频***和定频一级,五级则对应部分定频二级产品,同时也是新标准的准入级别。
虽然曾有消息传闻到2022年1月,五级能效体系将重新调整为***能效体系,较低能效的空调将被淘汰出市场,但这个政策并未实际实施。至少目前来看,五级能效空调的销售仍然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五级能效空调的电费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他们使用的空调额定制冷量通常小于4500W。按照新的国家标准,一级和五级能效空调之间的能效差异并没有大到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以出租屋中常见的1匹(0.75kW)空调为例,即使是每天使用8小时、连续使用一个月的情况下,一级和五级能效空调的电量消耗差距也仅在几十度电以内。
在电费价格方面,不同地区存在细微差别,但普遍实行的是***阶梯电价。以浙江省为例,第一档电价相对较低,但超过一定电量后,电价会有所上升。即使按照最高档的电价计算,五级能效空调与一级能效空调的电费差距每月也只有几十元。
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在租房市场,很多出租屋的空调并不符合新的国家标准,甚至存在大量高能效的杂牌或无牌空调。更令人头疼的是,电费并不是按照国家标准收取,而是由房东自行定价。
在国内的租房市场中,房东代缴电费已经成为一种默认规则。租客面临的电费价格往往远高于国家标准,甚至能达到每度1.5元甚至更高。这种状况在夏季炎热且漫长的南方一线城市尤为普遍。
针对这一现象,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发布提醒告知书,要求规范电费收费行为。对于当前的租房模式而言,规范电费最多只能起到劝阻作用,房东往往会通过其他方式收回差价。
五级能效空调的问题其实反映了房屋租赁市场的不成熟,给房东留下了寻租空间。例如在香港,水电费是独立于房租之外的,租客自己开通能源服务,账单直接寄送到租住地址,这样就避免了房东在中间谋取差价。
在日益炎热的夏季,为了获得一丝凉爽,年轻租客们可能只能无奈接受“空调刺客”的现实,默默交纳高额电费。这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房屋租赁市场的成熟与完善,让租客们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合理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