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一种需谨慎选择的终止妊娠方式
药物流产,这一常见的终止妊娠方法,虽然为广大女性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风险。它的实施,必须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监护下进行。下面,我们将详细了解这种方法的潜在风险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一、主要风险
1. 不完全流产:这是药物流产中较为常见的风险之一。约5%-10%的案例中,孕囊或妊娠组织可能无法完全排出,导致持续出血和腹痛。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需要接受清宫手术。子宫畸形、孕周过大等因素可能会增加这一风险。
2. 异常出血:药物流产后的出血量可能会超过正常月经量,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贫血或休克。出血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到三周,若超过此时间或出血量过大,应立即就医。
3. 感染风险:由于宫颈口的开放和长期出血,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感染风险增加。这些炎症可能引发发热、下腹痛、分泌物异味等症状,甚至可能影响未来的生育能力。
4. 药物副作用:药物流产的药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少数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5. 长期影响:多次药物流产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变薄、输卵管粘连,增加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的风险。激素的波动可能会引发月经紊乱,通常会在2-3个月后恢复正常。
二、高风险人群警惕
孕周超过7周、子宫畸形、有剖宫产史的女性进行药物流产的风险较高。年龄较大、合并子宫肌瘤或妇科炎症的女性也应特别注意。
三、注意事项
1. 严格医学评估:用药前需通过B超排除宫外孕,确认孕周及宫内妊娠。禁忌人群包括哺乳期女性、带环妊娠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等。
2. 术后护理:流产后需卧床休息3天,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补充铁剂和蛋白质,如动物肝脏、瘦肉等,以改善贫血。
3. 及时就医指征:如出现发热、晕厥、剧烈腹痛或出血量骤增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最后提醒,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大约在70%-95%之间,个体差异较大。选择药物流产的女性必须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安全与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